博物多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博: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指見多識廣。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周榮傳》:“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夜》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覽。”
基礎信息
拼音bó wù duō wén
注音ㄅㄛˊ ㄨˋ ㄉㄨㄛ ㄨㄣˊ
繁體博物多聞
感情博物多聞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見多識廣。
近義詞見多識廣、博物洽聞
反義詞孤陋寡聞
英語knowledgeab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躲躲閃閃(意思解釋)
- 李代桃僵(意思解釋)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釋)
- 過五關, 六將(意思解釋)
- 綽有余裕(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主憂臣勞(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節哀順變(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博物多聞的意思解釋、博物多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角巾素服 |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