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碑覆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看過的碑文能背誦,棋局亂后能復舊。指記憶力強。
出處《舊唐書 文苑傳上 張蘊古》:“張蘊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聰敏,博涉書傳,善綴文,能背碑覆局,尤曉時務,為州閭所稱。”
例子智周聰慧,舉朝無比,日誦數萬言,能背碑覆局。《太平廣記》卷一四七引唐·韓琬《御史臺記·高智周》
基礎信息
拼音bèi bēi fù jú
注音ㄅㄟˋ ㄅㄟ ㄈㄨˋ ㄐㄨˊ
感情背碑覆局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記憶力。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遲疑不決(意思解釋)
- 動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空穴來風(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背碑覆局的意思解釋、背碑覆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短褐不全 | 短褐:粗麻布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
輕歌曼舞 | 輕:輕快;慢:體態柔美。輕松愉快的音樂;加上柔和的舞蹈。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之 靡二 | 同“之 靡它”。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