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諸四海而皆準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出處《禮記 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例子使人增長其幸福者,謂之善;使人減障其幸福者,謂之惡。此主義放諸四海而皆準,俟諸百世而不惑。梁啟超《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 邊沁之倫理說》
基礎信息
拼音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注音ㄈㄤˋ ㄓㄨ ㄙˋ ㄏㄞˇ ㄦˊ ㄐ一ㄝ ㄓㄨㄣˇ
繁體放諸四海而皆準
感情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普遍性的真理。
近義詞放之四海而皆準
英語valid everywher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音信杳無(意思解釋)
- 龍飛鳳舞(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一擁而上(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古來今往(意思解釋)
- 掛冠歸去(意思解釋)
- 鉅學鴻生(意思解釋)
- 英雄所見略同(意思解釋)
- 息跡靜處(意思解釋)
- 罪魁禍首(意思解釋)
※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意思解釋、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腦瓜骨 | 不開通。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角巾素服 |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