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口一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出處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一辭。”
例子萬口一辭,不可破也。明 李贄《題孔子像于芝佛院》
基礎信息
拼音wàn kǒu yī cí
注音ㄨㄢˋ ㄎㄡˇ 一 ㄘˊ
繁體萬口一辭
感情萬口一辭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意見一致。
近義詞異口同聲、眾口一詞
英語be in the same story(All agree in say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期頤之壽(意思解釋)
- 落葉歸根(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春風風人(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釋)
- 變態(tài)百出(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萬口一辭的意思解釋、萬口一辭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從俗就簡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chǎn)豐富,人民安樂。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人面獸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簞瓢屢空 | 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匱乏。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揮霍無度 | 任意花錢沒有節(jié)制。揮霍;亦作“揮攉”。搖手稱揮;反手稱攉。引申為任意花錢。度:限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xiàn)新的好形勢。 |
暮史朝經(jīng) | 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jīng)書。形容勤奮好學。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角巾素服 |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xiāng)。 |
連珠炮 | 連續(xù)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zhàn)爭解決問題。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zhàn)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zhàn)功。后指對事業(yè)的辛勤貢獻。 |
故態(tài)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