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齋夕書
東齋夕書。明代。蘇伯衡。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愜素。高枕一酣眠,長廊獨閑步。白日誰云長,青山忽已暮。皓月照前階,涼風滿高樹。偶隨孤鶴行,時見疏螢度。即此有余歡,何況山中去。
[明代]:蘇伯衡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愜素。
高枕一酣眠,長廊獨閑步。
白日誰云長,青山忽已暮。
皓月照前階,涼風滿高樹。
偶隨孤鶴行,時見疏螢度。
即此有余歡,何況山中去。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愜素。
高枕一酣眠,長廊獨閑步。
白日誰雲長,青山忽已暮。
皓月照前階,涼風滿高樹。
偶隨孤鶴行,時見疏螢度。
即此有餘歡,何況山中去。
唐代·蘇伯衡的簡介
元明間浙江金華人,字平仲,友龍子。博涉群籍,文詞蔚贍有法,以善古文聞名于時。元末貢于鄉,洪武間入禮賢館,為國子學錄,遷學正,擢翰林編修。十年,宋濂薦以自代,以疾力辭。二十一年聘主會試,尋為處州教授。以表箋忤旨下獄 。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論惜之。有《蘇平仲集》存世。
...〔
? 蘇伯衡的詩(46篇) 〕
宋代:
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宋代:
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
秋色滿虛庭,秋風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清代:
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