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明代。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墻。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明代]:吳文潛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
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墻。
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
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
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後剃發為僧。
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廢井尚封陵寢氣,初鐘不喚景陽妝。
蒼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牆。
還憶誦經梁武帝,臨風倚樹吊斜陽。
唐代·吳文潛的簡介
朱模(1380年9月1日—1431年6月11日),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1子,母趙貴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于潞州(今山西長治)。宣德六年五月乙丑(初二)(1431年6月11日)薨,謚號“簡”。
...〔
? 吳文潛的詩(2篇) 〕
元代:
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
尹志平
九九嚴凝冰結。山后朔風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九九嚴凝冰結。山後朔風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明代:
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遊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清代:
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