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美 其一
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龍。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一鳴葉清廟,再鳴中咸池。凄風振大野,青云顧我悲。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厥最櫟ぱǎ莶夭豢沙?。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里,哀號乃見疑。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復來儀。
[明代]:李攀龍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
一鳴葉清廟,再鳴中咸池。凄風振大野,青云顧我悲。
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回首顧丹穴,摧藏不可持。
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里,哀號乃見疑。
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復來儀。
有鳳銜靈文,棲棲北海湄。臨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飛如摛群星,擊若朝霞披。翺翔千仞岡,亦集梧桐枝。
一鳴葉清廟,再鳴中鹹池。凄風振大野,青雲顧我悲。
世無伶倫耳,誰為度參差。回首顧丹穴,摧藏不可持。
將止帝東園,恐令鶗鴂知。阿閤在萬裡,哀號乃見疑。
啁啾榆枋間,燕雀相追隨。清光蔽白日,何當複來儀。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陳墀
軺車兩度海之涯,歷歷云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西節,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軺車兩度海之涯,曆曆雲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西節,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宋代:
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願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清代:
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裡,一抹煙雲絕頂生。
明代:
李東陽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朝廷養公公養兒,兒為心腹股肱誰?當時意氣各相許,兒
不負公公負主。
清代:
陳恭尹
擒文宿昔有高譽,曾策天人上玉除。海外未舒千里足,客中猶著五車書。
恩存棠樹詩常詠,寓共江城跡暫疏。本為丹砂求作宰,知君不厭嶺南居。
擒文宿昔有高譽,曾策天人上玉除。海外未舒千裡足,客中猶著五車書。
恩存棠樹詩常詠,寓共江城跡暫疏。本為丹砂求作宰,知君不厭嶺南居。
:
阮漢聞
序曰:蓬池廓似斗,闉如圭,賊近升陴,賊遠癡坐,舂鉏
在胸,石闕在口,平生文酒宴笑之歡,一切謝絕不獲已。
序曰:蓬池廓似鬥,闉如圭,賊近升陴,賊遠癡坐,舂鉏
在胸,石闕在口,平生文酒宴笑之歡,一切謝絕不獲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