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風臺
歌風臺。明代。祝允明。 掉臂長安市,遙從日邊來。因過芒碭下,步上歌風臺。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業袖手成,慷慨襟抱開。大風飛云亦壯哉。韓彭英盧相繼 ,寄命寺人髀股間,未央志氣拉颯摧。相望千年馀,安能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項王韓侯祠下亦徘徊。
[明代]:祝允明
掉臂長安市,遙從日邊來。因過芒碭下,步上歌風臺。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業袖手成,慷慨襟抱開。
大風飛云亦壯哉。韓彭英盧相繼 ,寄命寺人髀股間,未央志氣拉颯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項王韓侯祠下亦徘徊。
掉臂長安市,遙從日邊來。因過芒碭下,步上歌風臺。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業袖手成,慷慨襟抱開。
大風飛雲亦壯哉。韓彭英盧相繼 ,寄命寺人髀股間,未央志氣拉颯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項王韓侯祠下亦徘徊。
唐代·祝允明的簡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 祝允明的詩(444篇) 〕
近現代:
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遊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宋代:
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明代:
梁蘭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兒曹遠近俱儒仕,一在筠州一閬州。兩地行程非可約,片時歸計似同謀。
且從除夕嘗家醞,莫問新年買客舟。代際唐虞各努力,老夫白首自無憂。
: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淩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宋代:
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明代:
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