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歸省因以箴之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歸省因以箴之。宋代。高翥。 別君三見雁南飛,夢里相逢覺又非。書去不知何日到,人來先問幾時歸。正堪鐙火親書卷,莫遣塵埃染客衣。二老倚門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宋代]:高翥
別君三見雁南飛,夢里相逢覺又非。書去不知何日到,人來先問幾時歸。
正堪鐙火親書卷,莫遣塵埃染客衣。二老倚門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別君三見雁南飛,夢裡相逢覺又非。書去不知何日到,人來先問幾時歸。
正堪鐙火親書卷,莫遣塵埃染客衣。二老倚門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唐代·高翥的簡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 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 高翥的詩(164篇) 〕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宋代:
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宋代:
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雲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明代:
談悌
稅憩適時暇,勝在城西隅。紫氛靄佛剎,綠柚含華濡。
昔彥麗詞藻,往躅何宏舒。蘊藉漬瀝液,德輝披瓊琚。
稅憩適時暇,勝在城西隅。紫氛靄佛剎,綠柚含華濡。
昔彥麗詞藻,往躅何宏舒。蘊藉漬瀝液,德輝披瓊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