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遲 壽張右丞
玉漏遲 壽張右丞。宋代。張伯淳。 太平元夜好。鰲山宴徹,祥煙凝曉。端正嬋娟,為我玳筵留照。曾待龍潛舊邸,更欣際、鴻圖初造。人盡道。兩宮柱石,元真廊廟。天轉(zhuǎn)右轄星*,盡向上勛名,歷階須到。商鼎周彝,時奉退朝吟嘯。剩有塤?韻雅,況庭戶、纖塵如掃。經(jīng)濟了。長醉遂初春早。
[宋代]:張伯淳
太平元夜好。鰲山宴徹,祥煙凝曉。端正嬋娟,為我玳筵留照。曾待龍潛舊邸,更欣際、鴻圖初造。人盡道。兩宮柱石,元真廊廟。天轉(zhuǎn)右轄星*,盡向上勛名,歷階須到。商鼎周彝,時奉退朝吟嘯。剩有塤?韻雅,況庭戶、纖塵如掃。經(jīng)濟了。長醉遂初春早。
太平元夜好。鰲山宴徹,祥煙凝曉。端正嬋娟,為我玳筵留照。曾待龍潛舊邸,更欣際、鴻圖初造。人盡道。兩宮柱石,元真廊廟。天轉(zhuǎn)右轄星*,盡向上勳名,曆階須到。商鼎周彜,時奉退朝吟嘯。剩有塤?韻雅,況庭戶、纖塵如掃。經(jīng)濟了。長醉遂初春早。
唐代·張伯淳的簡介
張伯淳(1242—1302),字師道,號養(yǎng)蒙,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人。祖父張汝昌,官至迪功郎,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兩家并有池館園林之勝,號東西園,結(jié)社觴詠,時稱東西二張。父張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累官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與趙孟頫為中表,人物相望。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以父蔭銓迪功郎、淮陰尉,改揚州司戶參軍。
...〔
? 張伯淳的詩(78篇) 〕
:
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明代:
謝廷柱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栗里,桃開千樹頌潘郎。
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云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栗裡,桃開千樹頌潘郎。
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雲(yún)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xiāng)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元代:
趙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
明代:
李云龍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岳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浮嶠千峰郁翠盤,北堂開處對巑岏。囊馀鮑氏珍珠黍,地有何姑雲(yún)母丹。
琪樹舞風回色鳥,玉笙吹月下文鸞。遙知鄧嶽多仙侶,碧海觴飛玉露漙。
:
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