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碇岡
浮碇岡。宋代。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扶藜喜作山中行,勝處不復愁天慳。樓臺自是人隔絕,峰岫直與天回環。憑虛搜冥一眺望,日觀朱明兩山向。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總在三山上。從來凡眼不見識,怪怪奇奇千萬狀。我疑靈竇皆國寶,不待山人留心匠。丹崖佛跡直末耳,天鞏名山世基仗。干戈昔為聞馬嵬,有壇百尺那能開。坐中一笑失道士,國勢隨滅如煙埃。清廟祀典歲歲舉,慶基福地源源來。愿將此山比南山,歌詩直紀山之隈。
[宋代]: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勝處不復愁天慳。
樓臺自是人隔絕,峰岫直與天回環。
憑虛搜冥一眺望,日觀朱明兩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總在三山上。
從來凡眼不見識,怪怪奇奇千萬狀。
我疑靈竇皆國寶,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跡直末耳,天鞏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為聞馬嵬,有壇百尺那能開。
坐中一笑失道士,國勢隨滅如煙埃。
清廟祀典歲歲舉,慶基福地源源來。
愿將此山比南山,歌詩直紀山之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勝處不複愁天慳。
樓臺自是人隔絕,峰岫直與天回環。
憑虛搜冥一眺望,日觀朱明兩山向。
乃知雲浮山更浮,二山總在三山上。
從來凡眼不見識,怪怪奇奇千萬狀。
我疑靈竇皆國寶,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跡直末耳,天鞏名山世基仗。
幹戈昔為聞馬嵬,有壇百尺那能開。
坐中一笑失道士,國勢隨滅如煙埃。
清廟祀典歲歲舉,慶基福地源源來。
願將此山比南山,歌詩直紀山之隈。
唐代·傅烈的簡介
宋泉州晉江人,字承仲。寧宗慶元間進士。以《易》學名家。嘉定十年以宣教郎知廣東保昌縣,歷惠州教授,知循州,有善政。
...〔
? 傅烈的詩(1篇) 〕
元代:
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顔多。
世途千裡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清代:
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不畏窮愁隻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雲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
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願,民財慮費多。
:
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偽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僞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宋代:
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明代:
王世貞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里。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裡。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