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
游惠山。宋代。張栻。 茲泉幾歲月,復此慰渴心。諒惟獨鐘秀,源委來何深。在昔抱幽獨,邂逅逢賞香。希聲聽者難,至味乃可尋。兀坐正亭午,涼風度清陰。於焉有深晤,三嘆復微吟。
[宋代]:張栻
茲泉幾歲月,復此慰渴心。
諒惟獨鐘秀,源委來何深。
在昔抱幽獨,邂逅逢賞香。
希聲聽者難,至味乃可尋。
兀坐正亭午,涼風度清陰。
於焉有深晤,三嘆復微吟。
茲泉幾歲月,複此慰渴心。
諒惟獨鐘秀,源委來何深。
在昔抱幽獨,邂逅逢賞香。
希聲聽者難,至味乃可尋。
兀坐正亭午,涼風度清陰。
於焉有深晤,三歎複微吟。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明代:
陳秉祥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墻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黏禾收早糯收遲,賽社歸來日暮時。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棗到童兒。
牆頭綠掛絲瓜子,屋角紅裝錦菊枝。不怕新霜迎葛屨,禦寒先制木棉衣。
唐代:
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清代:
姚燮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 。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 。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
宋代:
張綱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里開。殘暑暗隨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
朱弦奏罷空三嘆,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裡開。殘暑暗隨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
朱弦奏罷空三歎,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
韓雍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
云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處,無限愁腸自苦吟。
客裡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
雲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處,無限愁腸自苦吟。
:
屠僑
春山有約客重來,云盡高峰面面開。靈洞近窺三島路,碧霄平筑列仙臺。
風煙傲睨人千古,天地蒼茫海一杯。樂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殘刻掃莓苔。
春山有約客重來,雲盡高峰面面開。靈洞近窺三島路,碧霄平築列仙臺。
風煙傲睨人千古,天地蒼茫海一杯。樂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殘刻掃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