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臺桐柏觀
宿天臺桐柏觀。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雲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願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遊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
譯文
憑風鼓帆海上行,黃昏住宿逗云島。
遠尋水濱隱者的樂趣,近愛赤城山無限美好。
手攬長蘿足踩著軟苔,停船到天臺山觀賞探討。
桐柏觀中稍休息,采摘靈芝仙人草。
深夜鶴鳴露水垂降,拂曉雞啼信潮早。
真想拋開官服印信,從此去掉世間煩惱。
邁開大步登上四明高頂,探蹤覓跡尋得二老。
我饒有離家遠游的意趣,就是要學他們的長生之道。
日日夜夜遙望海上三神山,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
注釋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東北。西南接括蒼山、雁蕩山,西北接四明山、金華山。桐柏觀:即桐柏宮。觀:道教之廟宇。
信:任憑。
逗:停留。
緬尋:遠處探訪。緬,遙遠的樣子。
捫蘿:捫,攀援。蘿,女蘿,生長在山中的一種地衣類植物,常自樹梢懸垂,全體絲狀,呈淡黃綠色或灰白色。
輟棹:停船。棹,劃船工具。恣探討:盡情賞玩。
唳:鶴鳴聲。
信潮:潮水定時而起,故稱。
紛:盛多的樣子。
長生:生命永遠存在。
三山: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9-32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宋代:
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
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
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
清代:
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宋代:
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闆蕩後,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唐代:
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