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沖天·梅雨霽
鶴沖天·梅雨霽。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譯文
綿綿多日的梅雨過去,夏天漸漸來臨。柳樹上蟬鳴聲陣陣,窗外小榭處,廊下池塘被微風帶起漣漪,魚兒在水下嬉戲,惹得那新荷搖動。
支起薄薄沙帳,輕搖羽扇,躺在竹席上只覺涼爽舒暢。此時的情緒像此時的天空一樣晴朗明媚,就像天上沒事可做的小神仙一樣悠閑快活。
注釋
霽(jì):指雨停止。
紗廚:紗帳。室內張施用以隔層或避蚊。
簟(diàn):指蘄竹所制竹席,涼席。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
:
曹玘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
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范蠡傳。好與直鉤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
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範蠡傳。好與直鈎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清代:
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後,籬菊何存感慨中。
從古隻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鬥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 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唐代:
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
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
明代:
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隻遊嬉。行雲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