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天風海濤
滿庭芳·天風海濤。元代。姚燧。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圣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元代]:姚燧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圣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聖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譯文
漫天風起,卷起海浪般的波濤,昔人曾在這里飲酒賦詩志壯情豪。我到這里悠閑地登臨眺望,眼前是長空寥廓,日遠天高。山接著水,蒼茫浩渺,水連著天,遙遠朦朧。這些山水勝景只能供我賦詩吟嘯,功名利祿的事情已了,快去歸隱,何待老僧來招。
注釋
昔人曾此:昔人曾在這里。
酒圣:酒中的圣賢。此指劉伶之屬,伶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曾作《酒德頌》,對封建禮教采取蔑視的態度。詩豪:詩中的英豪。《唐書·劉禹錫傳》:“(劉禹錫)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以詩名者,嘗推為詩豪。”辛棄疾《念奴嬌·雙陸和陳和仁韻》:“少年橫槊,酒圣詩豪余事。”
日遠天高:雙關語,既是寫登臨所見,又是寫仕途難通。
茫茫渺渺:形容山水相連,遼闊無邊的樣子。
隱隱迢迢:形容水天相接,看不清晰、望不到邊的樣子。
參考資料:
1、《元曲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17-218頁
唐代·姚燧的簡介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
? 姚燧的詩(76篇) 〕
明代:
霍與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禦,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明代:
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明代:
唐順之
傳魁之世久知名,君作師儒更有聲。巳道江東桃李遍,春風還被魯諸生。
傳魁之世久知名,君作師儒更有聲。巳道江東桃李遍,春風還被魯諸生。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宋代:
趙希逢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
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遊六藝,列三公。童顔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