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
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宋代。楊億。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宋代]:楊億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
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
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
舊僚送別傾三省,禦醴分甘倒百壺。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
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唐代·楊億的簡介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
? 楊億的詩(356篇) 〕
宋代:
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宋代:
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雲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宋代:
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景無餘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