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過采石江呈樵隱學士兼示吾徒李止順文
月夜過采石江呈樵隱學士兼示吾徒李止順文。元代。李泂。 空江偃仰見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捫天恍忽與之吻,桂樹瓊枝紛糾結。倏挺枯槎汎河漢,又似山陰理歸楫。美人不來江水深,獨對風煙正愁絕。欲愁絕兮奈此懷,征帆茫茫江上開。黃蘆風起鳥聲至,千里一望銀山來。銀山嵯峨隔滄海,海上群仙復誰在?五鰲已沒三山沈,扶桑葉條失光彩。丹砂不逐兒童歸,曠懷更為秦人悲。英雄去國彼其志,想像金闕空葳蕤。笑呼白云觴我酒,翠疊連山作窗牖。狂風吹月落西去,水氣冥冥浴星斗。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鱗欲去江潮生。只愁新詩幻出龍虎文,翩然將我日月元氣歸滄溟。
[元代]:李泂
空江偃仰見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捫天恍忽與之吻,桂樹瓊枝紛糾結。
倏挺枯槎汎河漢,又似山陰理歸楫。美人不來江水深,獨對風煙正愁絕。
欲愁絕兮奈此懷,征帆茫茫江上開。黃蘆風起鳥聲至,千里一望銀山來。
銀山嵯峨隔滄海,海上群仙復誰在?五鰲已沒三山沈,扶桑葉條失光彩。
丹砂不逐兒童歸,曠懷更為秦人悲。英雄去國彼其志,想像金闕空葳蕤。
笑呼白云觴我酒,翠疊連山作窗牖。狂風吹月落西去,水氣冥冥浴星斗。
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鱗欲去江潮生。只愁新詩幻出龍虎文,翩然將我日月元氣歸滄溟。
空江偃仰見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捫天恍忽與之吻,桂樹瓊枝紛糾結。
倏挺枯槎汎河漢,又似山陰理歸楫。美人不來江水深,獨對風煙正愁絕。
欲愁絕兮奈此懷,征帆茫茫江上開。黃蘆風起鳥聲至,千裡一望銀山來。
銀山嵯峨隔滄海,海上群仙複誰在?五鰲已沒三山沈,扶桑葉條失光彩。
丹砂不逐兒童歸,曠懷更為秦人悲。英雄去國彼其志,想像金闕空葳蕤。
笑呼白雲觴我酒,翠疊連山作窗牖。狂風吹月落西去,水氣冥冥浴星鬥。
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鱗欲去江潮生。隻愁新詩幻出龍虎文,翩然將我日月元氣歸滄溟。
唐代·李泂的簡介
[公元一二七四年至一三三二年]字溉之,滕州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卒于文宗至順三年,年五十九歲。泂骨骼清異,神情開朗,秀眉疏髯,目瑩如電,顏如冰玉,唇如渥丹。
...〔
? 李泂的詩(12篇) 〕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清代:
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雲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