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夜行船
雙調·夜行船。元代。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喬木查〉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漁樵無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晉耶?〈落梅風〉天教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奴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發,上床與鞋履相別。莫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撥不斷〉名利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竹籬茅舍。〈離亭宴煞〉蛩吟一覺方寧貼,雞鳴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人生有限杯,幾個登高節?囑咐俺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元代]: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
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
魏耶?晉耶?
〈落梅風〉
天教富,莫太奢。
無多時好天良夜。
看錢奴硬將心似鐵,
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
曉來清鏡添白發,
上床與鞋履相別。
莫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撥不斷〉
名利竭,是非絕。
紅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墻頭缺,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
蛩吟一覺方寧貼,
雞鳴萬事無休歇。
爭名利,何年是徹?
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
鬧攘攘蠅爭血。
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
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人生有限杯,幾個登高節?
囑咐俺頑童記者:
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百歲光陰如夢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
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
鼎足三分半腰折,
魏耶?晉耶?
〈落梅風〉
天教富,莫太奢。
無多時好天良夜。
看錢奴硬將心似鐵,
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
曉來清鏡添白發,
上床與鞋履相別。
莫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撥不斷〉
名利竭,是非絕。
紅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牆頭缺,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
蛩吟一覺方甯貼,
雞鳴萬事無休歇。
爭名利,何年是徹?
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
鬧攘攘蠅爭血。
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
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人生有限杯,幾個登高節?
囑咐俺頑童記者:
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唐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106篇) 〕
宋代:
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暑雨收殘候,秋雲結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淨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
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裡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魏晉:
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清代:
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
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雲三萬頃,誤了兩番遊曆。
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唐代:
羅隱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華蓋峰前擬蔔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