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教諭之無錫
送李教諭之無錫。明代。王紱。 送別都門酒滿卮,吾鄉(xiāng)今喜得賢師。中朝正值文風(fēng)盛,后學(xué)應(yīng)蒙化雨施。雁度江淮霜落早,馬行齊魯雪晴時(shí)。故人相見如相問,為說年來鬢已絲。
[明代]:王紱
送別都門酒滿卮,吾鄉(xiāng)今喜得賢師。中朝正值文風(fēng)盛,后學(xué)應(yīng)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馬行齊魯雪晴時(shí)。故人相見如相問,為說年來鬢已絲。
送別都門酒滿卮,吾鄉(xiāng)今喜得賢師。中朝正值文風(fēng)盛,後學(xué)應(yīng)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馬行齊魯雪晴時(shí)。故人相見如相問,為說年來鬢已絲。
唐代·王紱的簡介
王紱, 明初大畫家,擅長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畫竹兼收北宋以來各名家之長,具有揮灑自如、縱橫飄逸、清翠挺勁的獨(dú)特風(fēng)格,人稱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參與編纂《永樂大典》。永樂十年拜中書舍人,派往北京,從事遷都的籌備工作。永樂十一年、十二年,兩次隨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間創(chuàng)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圖》。他繪畫擅長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畫兼有王蒙郁蒼的風(fēng)格和倪瓚曠遠(yuǎn)的意境,對吳門畫派的山水畫有一定影響。但他不肯輕作山水畫,故后人有“舍人風(fēng)度冠時(shí)流,筆底江山不易求”的詩句。
...〔
? 王紱的詩(8篇) 〕
清代:
蔣春霖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云物小槃阿。
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雞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雲(yún)物小槃阿。
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雞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宋代:
劉木
美人隔云水,廣永幾千里。
白日有沒時(shí),相思無窮已。
美人隔雲(yún)水,廣永幾千裡。
白日有沒時(shí),相思無窮已。
唐代:
徐鉉
綵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shí)。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
楚客來何補(bǔ),緱山去莫追。回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綵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shí)。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
楚客來何補(bǔ),緱山去莫追。回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yuǎn)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yuǎn)峰青。
宋代:
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wèi)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yuǎn),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fēng)。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後先奏,魯衛(wèi)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yuǎn),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fēng)。
宋代:
陳普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
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
玉果金盤開九州,人間無處匿蛛蟊。
天孫今夜鵲橋畔,百億化身難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