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疾
臥疾。唐代。張籍。 身病多思慮,亦讀神農經。空堂留燈燭,四壁青熒熒。羈旅隨人歡,貧賤還自輕。今來問良醫,乃知病所生。僮仆各憂愁,杵臼無停聲。見我形憔悴,勸藥語丁寧。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鳴。開門起無力,遙愛雞犬行。服藥察耳目,漸如醉者醒。顧非達性命,猶為憂患生。
[唐代]:張籍
身病多思慮,亦讀神農經。空堂留燈燭,四壁青熒熒。
羈旅隨人歡,貧賤還自輕。今來問良醫,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憂愁,杵臼無停聲。見我形憔悴,勸藥語丁寧。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鳴。開門起無力,遙愛雞犬行。
服藥察耳目,漸如醉者醒。顧非達性命,猶為憂患生。
身病多思慮,亦讀神農經。空堂留燈燭,四壁青熒熒。
羈旅隨人歡,貧賤還自輕。今來問良醫,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憂愁,杵臼無停聲。見我形憔悴,勸藥語丁甯。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鳴。開門起無力,遙愛雞犬行。
服藥察耳目,漸如醉者醒。顧非達性命,猶為憂患生。
唐代·張籍的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 張籍的詩(387篇) 〕
明代:
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宋代:
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明代:
霍與瑕
游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復鉛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遊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複鉛金。
願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清代:
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
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複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築場初。
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