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別
懷別。唐代。張籍。 仆人驅(qū)行軒,低昂出我門。離堂無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隨水曲,悠悠繞荒村。遠(yuǎn)程未奄息,別念在朝昏。端居愁歲永,獨(dú)此留清景。豈無經(jīng)過人,尋嘆門巷靜。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無因同波流,愿作形與影。
[唐代]:張籍
仆人驅(qū)行軒,低昂出我門。離堂無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隨水曲,悠悠繞荒村。遠(yuǎn)程未奄息,別念在朝昏。
端居愁歲永,獨(dú)此留清景。豈無經(jīng)過人,尋嘆門巷靜。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無因同波流,愿作形與影。
仆人驅(qū)行軒,低昂出我門。離堂無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隨水曲,悠悠繞荒村。遠(yuǎn)程未奄息,別念在朝昏。
端居愁歲永,獨(dú)此留清景。豈無經(jīng)過人,尋歎門巷靜。
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無因同波流,願作形與影。
唐代·張籍的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rèn)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jì)事》、《輿地紀(jì)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 張籍的詩(387篇) 〕
宋代:
李覯
人生何足貴,貴在天資秀。譬如沙石間,金玉豈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為淫邪誘。嗟哉棟梁材,往往厄樵手。
人生何足貴,貴在天資秀。譬如沙石間,金玉豈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為淫邪誘。嗟哉棟梁材,往往厄樵手。
宋代:
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xué)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不求丹鳳食,不學(xué)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明代:
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fēng)篁嶺,酌泉蒼蘚堆。
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昔陪張外史,躡雲(yún)上崔嵬。前登風(fēng)篁嶺,酌泉蒼蘚堆。
後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金朝:
李獻(xiàn)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fēng)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yán)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