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浯溪讀碑圖
題浯溪讀碑圖。明代。董其昌。 漫郎左氏癖,魯國羲之鬼。千載遠擅場,同時恰對壘。有唐九廟隨秋煙,一片中興石不毀。幾回吹律寒谷春,幾度看碑陳跡新。遼鶴歸來認城郭,杜鵑聲里含君臣。折釵黃絹森光怪,舊國山河余氣概。當年富貴腹劍多,異代風流掾筆在。書生何負于國哉,元祐之籍何當來?子瞻吃飽惠州飯,涪翁夜上浯溪臺。扶藜掃石溪聲咽,不禁技癢還題碣。清時有味是無能,但漱湘流莫饒舌。
[明代]:董其昌
漫郎左氏癖,魯國羲之鬼。
千載遠擅場,同時恰對壘。
有唐九廟隨秋煙,一片中興石不毀。
幾回吹律寒谷春,幾度看碑陳跡新。
遼鶴歸來認城郭,杜鵑聲里含君臣。
折釵黃絹森光怪,舊國山河余氣概。
當年富貴腹劍多,異代風流掾筆在。
書生何負于國哉,元祐之籍何當來?子瞻吃飽惠州飯,涪
翁夜上浯溪臺。
扶藜掃石溪聲咽,不禁技癢還題碣。
清時有味是無能,但漱湘流莫饒舌。
漫郎左氏癖,魯國羲之鬼。
千載遠擅場,同時恰對壘。
有唐九廟隨秋煙,一片中興石不毀。
幾回吹律寒谷春,幾度看碑陳跡新。
遼鶴歸來認城郭,杜鵑聲裡含君臣。
折釵黃絹森光怪,舊國山河餘氣概。
當年富貴腹劍多,異代風流掾筆在。
書生何負于國哉,元祐之籍何當來?子瞻吃飽惠州飯,涪
翁夜上浯溪臺。
扶藜掃石溪聲咽,不禁技癢還題碣。
清時有味是無能,但漱湘流莫饒舌。
唐代·董其昌的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
? 董其昌的詩(379篇) 〕
:
弘歷
一雨如期盡滌炎,山中颯爽十分添。花香鳥語無邊樂,近景遐觀取次拈。
細霧常霏雙足底,輕云猶戀半峰尖。雄風披處心誠快,已見千村足碾?。
一雨如期盡滌炎,山中颯爽十分添。花香鳥語無邊樂,近景遐觀取次拈。
細霧常霏雙足底,輕雲猶戀半峰尖。雄風披處心誠快,已見千村足碾?。
明代:
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宋代:
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宋代:
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
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雲王父命,天性何斯絕。
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