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
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宋代。蘇軾。 彼哉嵇阮曹,終以明自膏。靖節固昭曠,歸來侶蓬蒿。新霜著疏柳,大風起江濤。東籬理黃華,意不在芳醪。白衣挈壺至,徑醉還游遨。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宋代]:蘇軾
彼哉嵇阮曹,終以明自膏。
靖節固昭曠,歸來侶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風起江濤。
東籬理黃華,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壺至,徑醉還游遨。
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彼哉嵇阮曹,終以明自膏。
靖節固昭曠,歸來侶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風起江濤。
東籬理黃華,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壺至,徑醉還遊遨。
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釋紹嵩
洛陽三十六峰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題題似著,屋檐斜入一枝低。
洛陽三十六峰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題題似著,屋檐斜入一枝低。
宋代:
蔡茲
世情日澆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
一世簡編胎后葉,百年香火奉先心。
世情日澆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
一世簡編胎後葉,百年香火奉先心。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明代:
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雲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裡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後,獨留青影送行人。
清代:
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後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宋代:
曹勛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