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行。唐代。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孤輪徐轉光不定,游氣濛濛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浮云野馬歸四裔,遙望星斗當中天。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唐代]: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孤輪徐轉光不定,
游氣濛濛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山城蒼蒼夜寂寂,
水月逶迤繞城白。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浮云野馬歸四裔,
遙望星斗當中天。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孤輪徐轉光不定,
遊氣濛濛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嶽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山城蒼蒼夜寂寂,
水月逶迤繞城白。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浮雲野馬歸四裔,
遙望星鬥當中天。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 〕
明代:
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嶽孔林遊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宋代:
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醜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