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
晉正德大豫舞歌二首 其一 正德舞歌。魏晉。張華。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魏晉]:張華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
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
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
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
弘濟區夏,陶甄萬方。大明垂耀,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
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
軼武超滬,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大和宣洽,通于幽冥。
唐代·張華的簡介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有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博物志》。《隋書·經籍志》有《張華集》十卷,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張茂先集》。張華雅愛書籍,精通目錄學,曾與荀勖等人依照劉向《別錄》整理典籍。《宣和書譜》載有其草書《得書帖》及行書《聞時帖》。
...〔
? 張華的詩(54篇) 〕
宋代:
李新
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
廢邑尚余當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
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
廢邑尚餘當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
唐代:
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
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
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裡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宋代:
戴表元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饑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馀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宋代:
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顔猶未怯雙蓮。
明代:
于慎行
諸生祖帳擁離顏,云際飛鳧不可攀。萬里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諸生祖帳擁離顔,雲際飛鳧不可攀。萬裡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