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則光景清艷。惟三者難以一時(shí)兼?zhèn)洌式駳q與去歲相較,不能無憾。此詞即景抒懷,貌似沖淡,卻蘊(yùn)含無限今昔之感。前人謂張孝祥詞有“瀟散出塵之姿,自在如神之筆”,誠然。
張孝祥簡介
宋代·張孝祥的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hào)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fēng)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545篇)〕猜你喜歡
-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 五代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shí)了》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
出自 宋代 曾幾: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
年年負(fù)卻花期!過春時(shí),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出自 清代 張惠言: 《相見歡·年年負(fù)卻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