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
詞語解釋
至誠[ zhì chéng ]
⒈ ?極為誠懇;誠心誠意。
例至誠待人。
其言多痛切,發(fā)于至誠。——《漢書·楚元王傳》
英complete sincerity;
引證解釋
⒈ ?極忠誠;極真誠。
引《管子·幼官》:“用利至誠,則敵不校。”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jì)倪》:“愿君王公選於眾,精鍊左右,非君子至誠之士,無與居家,使邪僻之氣,無漸以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夫約之以禮,裁之以法,天下所以服從無抵冒者,又非獨(dú)其禁嚴(yán)而治察之所能致也。蓋亦以吾至誠懇惻之心,力行而為之倡。”
⒉ ?古儒家指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引《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朱熹 集注:“至誠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誠不能為。”
⒊ ?極其真摯誠懇的心意。
引《漢書·劉向傳》:“其言多痛切,發(fā)於至誠。”
《后漢書·竇融傳》:“融 小心,久不自安,數(shù)辭讓爵位,因侍中 金遷 口達(dá)至誠。”
國語辭典
至誠[ zhì chéng ]
⒈ ?極為純潔忠誠。
引《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近忠厚 赤誠
至誠[ zhì cheng ]
⒈ ?心意極誠懇。
引《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專收名譽(yù),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康太尊見他們出于至誠,便也作罷。」
近至意 忠厚 誠懇
最近近義詞查詢:
薄命的近義詞(bó mìng)
驚訝的近義詞(jīng yà)
作弄的近義詞(zuò nòng)
造訪的近義詞(zào fǎng)
道教的近義詞(dào jiào)
質(zhì)地的近義詞(zhì dì)
污水的近義詞(wū shuǐ)
聲援的近義詞(shēng yuán)
起點(diǎn)的近義詞(qǐ diǎn)
精美的近義詞(jīng měi)
黑壓壓的近義詞(hēi yā yā)
條目的近義詞(tiáo mù)
相近的近義詞(xiāng jìn)
辦事的近義詞(bàn shì)
裁員的近義詞(cái yuán)
娘舅的近義詞(niáng jiù)
按摩的近義詞(àn mó)
出發(fā)點(diǎn)的近義詞(chū fā diǎn)
西洋的近義詞(xī yáng)
守正不阿的近義詞(shǒu zhèng bù ē)
宣布的近義詞(xuān bù)
進(jìn)入的近義詞(jìn rù)
庶民的近義詞(shù mín)
字據(jù)的近義詞(zì jù)
犀利的近義詞(xī l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guān)成語
- shí mò食墨
- qiáng huà強(qiáng)化
- guó cè國策
- lǐ shǒu里首
- xiāng huā香花
- bǎi shòu百獸
- xiē mù pào楔木炮
- zuò xié作協(xié)
- zhī ēn bào ēn知恩報(bào)恩
- dōng lín東林
-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
- zhàn shì占視
- tóng xiàng銅像
- kǎo chá考查
- tú xiàng圖象
- lù zhèng路政
- lǐ zhǔn理準(zhǔn)
- fǎn dòng反動
- lì sè力穡
- shāo wēi稍微
- qīng guāng青光
- chú cǎo鋤草
- zhēn mù砧木
- tóng xué同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