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揖盜
詞語解釋
開門揖盜[ kāi mén yī dào ]
⒈ ?開了門引強盜進來。
英flinge open the door and invite the robbers;
⒉ ?外來的禍患由自己招致。
例開門揖盜,棄好即仇。——《南史》
英invite disaster by letting in evildoers;
引證解釋
⒈ ?謂在危難之時還講求禮節。比喻不識時宜。揖盜,向盜賊行禮作揖。
引《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姦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后多比喻延進或投附敵人;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晉書·周處周札等傳論》:“而 札 受委捍城,乃開門揖盜,去順效逆,彼實有之。”
《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四年》:“朱氏 滅 唐 社稷,三尺童子知其為人,而我王猶恃姻好,以長者期之,此所謂開門揖盜者也。”
茅盾 《子夜》十九:“昨晚上對他開誠布公那番話,把市場上虛虛實實的內情都告訴了他的那番話,豈不是成了開門揖盜么?”
亦作“開門延盜”。 清 魏源 《籌海篇·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內河者,謂兵炮地雷,水陸埋伏,如設穽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 命,而后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國語辭典
開門揖盜[ kāi mén yī dào ]
⒈ ?揖,請。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引《梁書·卷三九·羊侃傳》:「吾荷國重恩,當稟承廟算,以掃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說,開門揖盜。」
《南史·卷八·梁簡文帝本紀·論曰》:「開門揖盜,棄好即讎。」
近引狼入室
最近近義詞查詢:
疑義的近義詞(yí yì)
果真的近義詞(guǒ zhēn)
檢查的近義詞(jiǎn chá)
花樣的近義詞(huā yàng)
擱置的近義詞(gē zhì)
瞎說的近義詞(xiā shuō)
體恤的近義詞(tǐ xù)
復興的近義詞(fù xīng)
反常的近義詞(fǎn cháng)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伶人的近義詞(líng rén)
下班的近義詞(xià bān)
起點的近義詞(qǐ diǎn)
領導的近義詞(lǐng dǎo)
視力的近義詞(shì lì)
逐步的近義詞(zhú bù)
溝通的近義詞(gōu tōng)
一視同仁的近義詞(yī shì tóng rén)
老虎的近義詞(lǎo hǔ)
洪水的近義詞(hóng shuǐ)
執政的近義詞(zhí zhèng)
是非的近義詞(shì fēi)
絕路的近義詞(jué lù)
心事的近義詞(xīn shì)
電話的近義詞(diàn huà)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