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葵去織

詞語解釋
拔葵去織[ bá kuí qù zhī ]
⒈ ?《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nóng)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后以“拔葵去織”為居官不與民爭利的典故。
引證解釋
⒈ ?亦省作“拔葵”。
引《史記·循吏列傳》:“﹝ 公儀休 ﹞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nóng)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織。”
《宋書·謝莊傳》:“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爭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織,實宜深弘。”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拔園葵而去織婦,無三惑而絶四知。”
《新唐書·蘇良嗣傳》:“公儀休 一諸侯相,拔葵去織,未聞天子賣果蔬與人爭利。”
《南史·范泰傳》:“王者不言有無,諸侯不説多少,食祿之家不與百姓爭利,故拔葵所以明政。”
宋 蘇軾 《和陽行先》:“拔葵終相 魯,辟穀會封 留。”
國語辭典
拔葵去織[ bá kuí qù zhī ]
⒈ ?公儀休為魯相時,拔去家里園圃的葵菜,且又燔燒家中的織布機,以示不奪園夫紅女之利的故事。典出《漢書·卷一一九·循吏傳·公儀休傳》。后指為官不與民爭利。
引《宋書·卷八五·謝莊傳》:「臣愚謂大臣在祿位者,尤不宜與民爭利,不審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織,實宜深宏。」
反與民爭利
※ "拔葵去織"的意思解釋、拔葵去織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松動的反義詞(sōng dòng)
吸引的反義詞(xī yǐn)
光復的反義詞(guāng fù)
完美的反義詞(wán měi)
同級的反義詞(tóng jí)
目瞪口呆的反義詞(mù dèng kǒu dāi)
黯淡的反義詞(àn dàn)
攻打的反義詞(gōng dǎ)
自家的反義詞(zì jiā)
干旱的反義詞(gān hàn)
亡的反義詞(sǐ wáng)
東方的反義詞(dōng fāng)
孤立的反義詞(gū lì)
無干的反義詞(wú gān)
不露聲色的反義詞(bù lù shēng sè)
聰明的反義詞(cōng míng)
美德的反義詞(měi dé)
不常的反義詞(bù cháng)
破壞的反義詞(pò huài)
正牌的反義詞(zhèng pái)
銷聲匿跡的反義詞(xiāo shēng nì jì)
個人主義的反義詞(gè rén zhǔ yì)
作客的反義詞(zuò kè)
長久的反義詞(cháng jiǔ)
縫合的反義詞(féng hé)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