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彬彬

詞語解釋
文質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
⒈ ?原指人的文采和實質配合適當。形容氣質溫文爾雅,行為舉止端正。
英gentle; balance of outward grace and solid worth; combination of elegance end plainness;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文質斌斌”。
⒉ ?文華質樸配合得宜,既有文彩,又很樸實。
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后漢書·章帝紀》:“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跡。文質彬彬,朕甚嘉之。”
《南史·庾杲之劉懷珍等傳論》:“懷珍 宗族文質斌斌,自 宋 至 梁,時移三代,或從隱節取高,或從文雅見重。”
明 劉基 《梅頌》:“文質彬彬,德之儀兮。”
章炳麟 《論式》:“如曏者一二耆秀,皆浮華交會之材,譁世取寵之士,噓枯吹生之文,非所謂文質彬彬者也。”
⒊ ?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貌。
引元 費唐臣 《貶黃州》第三折:“見如今御史臺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毛澤東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陳教授 文質彬彬從容不迫地說。”
國語辭典
文質彬彬[ wén zhí bīn bīn ]
⒈ ?文采和實質均備,配合諧調。語出后用以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唐·王勃〈三國論〉:「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也作「彬彬文質」。
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鏡花緣·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彬彬,極其清秀。」
近溫柔敦厚 溫文爾雅
反龍驤虎步 俗不可耐
分字解釋
※ "文質彬彬"的意思解釋、文質彬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白白凈凈,文質彬彬,一副金絲邊眼鏡,玉樹臨風的一個小伙子印象!
2.這位客人文質彬彬,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
3.他文質彬彬的儀表,確實迷倒不少追求者。
4.楊七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卻是酒量甚宏,斤半烈酒下肚,也只是臉上微紅,眼睛卻是愈發清亮,而此刻丁寶和桂逸明早已鉆到桌下,抱著桌腿人事不知。
5.看他文質彬彬,談吐不俗,是一位有為的年輕人。
6.他那天生的文質彬彬和憂郁的氣質能讓他迅速地贏得好感,但也往往被視作一個頑固的單身漢身上的兩種可疑品質。馬爾克斯
7.8.3男人節,男子稱呼大改寫:有才華的長得丑叫文質彬彬,長得帥的掙錢少叫踏實可靠,掙錢多的不顧家的叫有抱負心,花心的不顧家的叫左右逢源。
8.在祖廟的活動上初見黃源德,瘦削的外表,文質彬彬的言談,文人氣盛于武士風,與記者交談顯得相當靦腆,確實頗有十三姨口中黃飛鴻的儒雅風范。
9.他文質彬彬的儀表,確實迷倒不少追求者。
10.哥哥戴著一副黑邊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的。
相關詞語
- yōu zhì優質
- zhōng wén中文
- wén tóng文同
- yú fēng yí wén余風遺文
- shuǐ zhì水質
- pǐn zhì品質
- tóng zhì同質
- wén xuǎn文選
- wén dú文牘
- wén lǐ文理
- liè zhì劣質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
- wén wù文物
- gài zhì鈣質
- wén yuán文員
- zhì gàn質干
- zhì mù質木
- tǐ zhì體質
- zhì pǔ質樸
- zhì jǐn質謹
- shēn tǐ sù zhì身體素質
- yǒu jī zhì有機質
- fǎn wù zhì反物質
- wén yì文義
- zhì dì質地
- wén tǐ文體
- pián tǐ wén駢體文
- zhì yā質押
- lùn wén論文
- shēn wén身文
- wén huà shān文化衫
- wén cí文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