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然

詞語解釋
凜然[ lǐn rán ]
⒈ ?恐懼、畏懼。
例眾官凜然。
英awe-inspiring;
⒉ ?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
例凜然正氣。
英stern;
引證解釋
⒈ ?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或形容表示敬重或驚恐的神態(tài)。
引《孔子家語·致思》:“夫子 凜然曰:‘美哉德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濟 先略無子姪之敬,既聞其言,不覺凜然,心形俱肅。”
唐 劉禹錫 《蜀先主廟》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宋 蘇轍 《賀致政曾太傅啟》:“付青簡以遺事,追 赤松 而并游,大節(jié)凜然,四方仰止。”
《水滸傳》第六七回:“宋江 道:‘吾觀 關勝 義氣凜然,始終如一,軍師不必多疑。’”
明 方孝孺 《貧樂窩記》:“戚然若蒙不潔而恐人之覺也,凜然若臨百仞之淵而憂其墜也。”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三章:“這位‘石頭老人’的姿態(tài)十分傲慢,顯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
⒉ ?形容寒涼。
引唐 孟郊 《 氣不在邊》詩:“ 氣不在邊,凜然中國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三:“夏天清暑展開,可以滿室凜然。”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慶公 又命長槍手數(shù)十拒守 西華門 洞,終夜間寒風凜然。”
國語辭典
凜然[ lǐn rán ]
⒈ ?態(tài)度正直,人格嚴正。漢·楊惲〈報孫會宗書〉:「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凜然皆有節(jié)概,知去就之分。」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也作「凜如」。
分字解釋
※ "凜然"的意思解釋、凜然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面不改色,大義凜然,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崇高的革命氣節(jié)。
2.劉胡蘭大義凜然,壯烈犧牲。
3.月黑風高夜人煙罕至處,正是耳鬢廝磨你儂我儂偷情進行時,更是奮勇當先大義凜然打抱不平施展拳腳的好時機。
4.那大漢手中旋即立顯一根狼牙棒,與其腳下的那根無二,他雙手緊握那把柄,擋于身前,四周浩氣凜然,看來他是想硬抗這一擊。
5.我將告訴他,我主意已定,然后便大義凜然地走出房間。
6., 忠魂不泯一腔熱血化春雨,大義凜然千秋壯志泣鬼神。
7.他帶病揭發(fā)“四人幫”的罪行,一字千鈞,大義凜然。
8.回想起第一次與林飛見面,那時的林飛一副傻傻呆呆的模樣看著自己,還對自己傻笑,而之后,在學校后山,那時的林飛一人獨戰(zhàn)十數(shù)人,八面威風,霸氣凜然。
9.民族精神不僅僅是大義凜然,視 如歸;也不僅僅是金戈鐵馬,馬革裹尸滴中。
10.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大義凜然、視 如歸的精神風貌。
相關詞語
- jū rán居然
- jì rán既然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
- xiǎn rán顯然
- jìng rán竟然
- hū rán忽然
- dāng rán當然
- bì rán必然
- mù rán木然
- suī rán雖然
- yī mù liǎo rán一目了然
- bù rán不然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tiān rán天然
- guǒ rán果然
- hào rán浩然
- è rán愕然
- sè rán色然
- yì rán jué rán毅然決然
- dà yì lǐn rán大義凜然
- dà yì lǐn rán大義凜然
- hào rán zhèng qì浩然正氣
- jì rán寂然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學
- rán hòu然后
- wēi fēng lǐn lǐn威風凜凜
- 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 yī rán依然
- jié rán bù tóng截然不同
- xīn xīn rán欣欣然
- àn rán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