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r zhàn
注音ㄦˋ ㄓㄢˋ
繁體二戰
詞性名詞
1.二戰時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四十九天,最終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2.雖說這地方確實不錯,但它曾在二戰時期見證過許多殘暴不仁的處刑。
3.韋林特是一只勇敢但身材矮小的鴿子,他夢想成為皇家軍鴿特工隊隊員,以在二戰中為祖國效力。
4.日本在二戰時期侵略了中國。對中國人們犯下了滔天罪行,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5.竭盡全力突出自己在二戰擊敗日本的貢獻,譴責任何感覺到的風吹草動。
6.這一個小時的時差剛好橫跨了一天,因此成為東西方冷戰時期“互找別扭”的爭奪點所在:西方國家往往有意在5月7日或8日紀念二戰。
7.所有的三個團級主官都是二戰期間的杰出的營級指揮官。
8.然而,就像叔本華的唯意志論走紅,是因為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理性主義灰飛煙滅;恰如薩特的存在主義風靡,是因為二戰結束,滿目蒼夷,人們苦悶消極。
9.從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磨磨蹭蹭的慢拳中,在歐洲第二戰場地點的選擇上,到希特勒崩潰前丘吉爾急于進攻柏林等問題上,無論丘吉爾如何巧言令色,其用心可謂昭然若揭。
10., 二戰期間,投入戰斗的人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