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

詞語解釋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頭緒跡象。
例反復終始,不知端倪。——《莊子·大宗師》。成疏:“端,緒也,倪,畔也。”
英general shape; clue; inkling;
⒉ ?邊際。
英boundary; bound;
引證解釋
⒈ ?頭緒;跡象。
引《莊子·大宗師》:“反覆終始,不知端倪。”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解部》“倪”:“《莊子·大宗師》‘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兒者,人之微始也。”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這公事深藏著曖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沒端倪。”
清 趙翼 《岣嶁碑歌》:“昌黎 親到猿猱窟,千搜萬索無端倪。”
⒉ ?窺測;捉摸。
引唐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 旭(張旭 )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
明 方孝孺 《題王右軍<游目帖>》:“今觀此帖,寓森嚴於縱逸,蓄圓勁於蹈動,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
郭沫若 《游里加湖》:“十時頃下山,車行甚急,風景尤覺奇幻,不可端倪。”
⒊ ?邊際。
引《文選·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端倪,猶涯際也。”
唐 岑參 《西亭子送李司馬》詩:“坐來一望無端倪,紅花緑柳鶯亂啼。”
宋 王安石 《和農具詩·牧笛》:“緑草無端倪,牛羊在平地。”
清 陸師 《雜感》詩:“夜長不成寐,憂來無端倪。”
國語辭典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頭緒。
引《莊子·大宗師》:「反復終始,不知端倪。」
⒉ ?推尋事物的本末終始。
引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
英語boundary, clue, indication, to obtain clues, to infer
法語le fil d'une affaire
分字解釋
※ "端倪"的意思解釋、端倪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人類預測的麻煩已經開始處露端倪.
2.各種利益主體的明爭暗斗,早有端倪可察。
3.你也許以為,平穩的股價表明高盛是安全的避風港。但是從它的低市盈率可以看出不同的端倪。
4.戚靜茹并不愚鈍,從父親的神情口氣間隱隱猜到了些端倪,真是又驚又喜,但又不敢相信,忍不住嚅囁著道:“什……什么我最大的心愿。
5.林玲倒是發現了點端倪,跟他說話時他老是回答的驢唇不對馬嘴的。
6.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孫藝銘劇中角色初露情感端倪,她面對歷劫歸來的特戰隊員厲劍鋒,似乎有著難言的情感。
7.如今,這一切都在這小孩子的氣質中略見端倪,眼下猶如晨曦照射,在今后的人生歲月中將會充滿驟風狂雨。
8.清代葉燮推為‘漢魏壓卷‘,并且說:‘《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雋永,音節韻度皆有天然姿態,層層搖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絕作。
9.不知端倪的林震詫異的看著萬國源。
10.敵方很不確實,但也有征兆可循,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現象可供思索。
相關詞語
- jié duān節端
- duān jié端節
- duān mù端木
- hǎo duān duān好端端
- duān zhèng端正
- duān zhēng yuè端正月
- duān zǐ端子
- duān yì端意
- shì duān事端
- ní huàn zhī倪煥之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ní端倪
- duān míng端明
- ào ní傲倪
- duān hòu端候
- zhān duān詹端
- mò duān末端
- sān duān三端
- fā duān發端
- duān shí端石
- duān jiē端接
- lùn duān論端
- duān miàn端面
- yí duān遺端
- duān fǔ端甫
- jí duān極端
- xuán duān玄端
- duō duān多端
- fǔ duān府端
- dà duān大端
- duān yī端壹
- piān duān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