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bì
注音ㄅ一ㄢ ㄅ一ˋ
繁體鞭闢
1.這篇社論對問題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2., 魯迅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的殖民文化,進行了氣魄雄偉、鞭辟入里的總結(jié)性的批判。
3.先生這番話,的確鞭辟入里,感人肺腑,使我終生難忘。
4.阿瑟。米勒評論斯坦貝克:"我不能想像還另有美國作家,除了馬克。吐溫可能是個例外,能對政治生活如此鞭辟入里。"。
5.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特點鞭辟入里的進行點評。
6.魯迅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的殖民文化,進行了氣魄雄偉、鞭辟入里的總結(jié)性的批判。
7.他對這個問題的分析論述,獨具只眼,鞭辟入里,使其他人望塵莫及。
8.在18天內(nèi)進行的,史詩般的四場國家德比終于翻到最后一頁之際,有一個聲音比其他任何聲音都更加鞭辟入里。
9.為學(xué)要鞭辟入里,一味追求速成,必定華而不實。
10.他分析問題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實在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