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

詞語解釋
咄咄[ duō duō ]
⒈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zé)備或驚詫。
例咄咄怪事。
英tut-tut; threatening; menacing; aggressive;
引證解釋
⒈ ?感嘆聲。表示感慨。
引《后漢書·逸民傳·嚴(yán)光》:“咄咄 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
晉 陸機 《東宮》詩:“冉冉逝將老,咄咄奈老何!”
唐 李益 《北至太原》詩:“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dá)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⒉ ?感嘆聲。表示責(zé)備或驚詫。
引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一:“﹝其姊﹞咄咄責(zé)妹曰:‘何處無婚姻,必欲與我共一壻?’”
《人民文學(xué)》1981年第7期:“人們對他的行動咄咄稱奇。”
⒊ ?呼驢馬等牲畜之聲。
引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鳥獸呼音》:“留都呼馬驘驢曰咄咄。”
國語辭典
咄咄[ duò duò ]
⒈ ?感嘆聲、驚怪聲。
引《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
唐·袁郊《紅線》:「嵩聞之,日夜憂悶,咄咄自語,計無所出。」
英語to cluck one's tongue, tut-tut
分字解釋
※ "咄咄"的意思解釋、咄咄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面對敵人的步步緊逼、咄咄逼人,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2.大氣場狼煙滾滾、波瀾壯闊,大氣派忠肝義膽、俠骨柔魂,其中文風(fēng)劍氣、風(fēng)流蘊藉、恩怨交織而咄咄逼人。
3.北方的冬天如果陽光明媚的話,很容易看到一種鋒利的天高云淡。雖然鋒利,卻根本沒閃著那抹咄咄逼人的寒光。笛安
4.咄咄逼人的猜忌不會再出現(xiàn),春風(fēng)拂過牽掛的夢灣,雖然還帶著料峭的寒意,但卻足以溫暖被愛包圍的心扉。靦腆的心事寫滿新年的首頁,愿來年的心海充滿詩意的生機!
5.咄咄逼人的氣焰人人都討厭,在深深的沉默之中往往隱藏著仇恨的種子。奧維德
6.或許這又是件自相矛盾的咄咄怪事:我們自己感到形勢逼人,時不我待,但我們的社會卻發(fā)出這種信息,即沒有什么可行的方案能取代現(xiàn)狀。
7., 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計較,小驕傲者則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臉相。
8.武帝佞佛至此,最后在“侯景之亂”中卻餓 臺城,臨終前想必咄咄書空,百思不得其解。
9.博大人何必杞人憂天,我索倫兵連克四峰,雖然傷亡慘重,但虎威不減,眼下正當(dāng)要功標(biāo)青史之際,大人倒是體恤起索倫兵的艱辛,真是咄咄怪事。
10.在不知不覺中秋味漸漸淡了寒意乘虛而入咄咄逼人涼爽的秋風(fēng)如今已變成了刺骨的寒風(fēng)。我很清楚這是冬季的來臨但我的心靈卻依然停留在那金秋的境域里。也許我喝了秋姑娘那淺斟慢酌的美酒真的醉了醉了……醉得很深很深……
相關(guān)詞語
- duō duō bī rén咄咄逼人
- duō hē咄呵
- duō duō guài shì咄咄怪事
- duō duō咄咄
- lè jiē kǔ duō樂嗟苦咄
- gǔ duō汩咄
- shū kōng duō duō書空咄咄
- duō nuò咄諾
- guài shì duō duō怪事咄咄
- duō duō shū kōng咄咄書空
- duō jiē咄嗟
- hē duō呵咄
- zhèn duō震咄
- gǔ duō xī骨咄犀
- duō jiē biàn bàn咄嗟便辦
- dāo duō忉咄
- duō jiè咄唶
- duō jiē zhī jiān咄嗟之間
- duō mà咄罵
- duō cuì咄啐
- duō jiē lì bàn咄嗟立辦
- duō nuò咄喏
- zhà duō咤咄
- chì duō叱咄
- gǔ duō骨咄
- duō chì咄叱
- shāng duō商咄
- duō jiē chì zhà咄嗟叱咤
- zī duō嗞咄
- nāng nang duō duō囊囊咄咄
- hē duō訶咄
- duō chù咄欪